启程湘菜新征程,烹香制鲜传匠心

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中国美食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色彩斑斓,令人陶醉。它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是文化与历史的交融。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千年的传承与匠人的热情。从北方醇厚的炖菜到南方精致的点心,从东部鲜美的海鲜到西部独特的烧烤,中国美食犹如一部恢弘的史诗,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风情。而在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就是湘菜。湘菜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经过历代的演变与进化,逐步发展成为颇负盛名的地方菜系。而菜系的发展自然少不了厨师的功劳,在大湾区内有这么一位湘菜名厨——张成建先生。

启程湘菜新征程,烹香制鲜传匠心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他的人生信条,而他也用自己一路的拼搏与付出践行着自己的格言。张成建先生,1987年生,湖南株洲攸县人,湘菜大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广州市湘菜协会执行会长,“中国优秀企业单位”、“广东省诚信企业”、情湘御厨品牌创始人,2017年师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劳动模范、“湘菜泰斗”-许菊云大师。湘为善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湘为善19兄弟”中的一哥。

初心缘起,砥砺笃行

谈及张成建成为名厨的这一路,也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的。八十年代末,张成建在家人的期盼中出生了,张成建的出现,给这个乡村农家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憧憬。由于家庭条件并不十分富裕,他的父母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在张成建俩兄弟很小的时候,就把兄弟俩托付给了爷爷和奶奶照看,出远门去到了广东谋生。如山间肆意横行的蔷薇花,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与教育的张成建,性格慢慢变得特立独行、放荡不羁,天马行空似乎就是他的标签,叛逆的性格促使他时常冒犯爷爷奶奶。这样一个不听话、不靠谱的小孩,亲朋和邻居都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

11岁时,张成建毅然决然的离开家乡。外面的世界,如同波澜壮阔的海洋,充满了无尽的挑战与未知,它是一幅深邃而瑰丽的画卷,每一笔都蕴含着命运的试炼与磨砺。在这里,张成建脱离了家庭的庇护,必须学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启程湘菜新征程,烹香制鲜传匠心

他去过大大小小的城市,尝试过形形色色的职业。他奔波在山西太原、广东广州、安徽合肥、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湖北武汉、首都北京等各个城市,他学习木工手艺、又进入五金厂,他风餐露宿,经历了许多磨难,品尝了人生百味。万物生长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人生处处有转机,我们永远不知道循规蹈矩转动着的齿轮,下一站会指向哪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张成建的一生就会一直这样碌碌无为,命运的轮盘却在悄无声息的缓缓转动,转机犹如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悄然洒落在阴霾的角落,带来了希望与新的开始。

启程湘菜新征程,烹香制鲜传匠心

在张成建15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广州学习厨艺。机缘巧合下,他与湘菜结下了不解之缘。1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敢拼敢闯,恰是少年。15岁的张成建勤奋踏实,一开始,即便他只能在厨房里做些宰鱼、洗盘子、切菜等杂活,但他一点一点慢慢往上爬,拥有着水滴石穿般的韧劲与耐力。后来他慢慢的可以做一些蒸菜、炒菜等工作。再后来,他承包厨房做了总厨。令他最有收获的是,他用几年时间,在整个餐饮流程中,接触到了每一个岗位,每一道程序。这一切,都为他日后创办餐饮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启程湘菜新征程,烹香制鲜传匠心

2009年,张成建替一个亲戚运营900平米的高端湘菜馆,方方面面事必躬亲,甚至老婆在长沙生小孩他都在管店,回去时孩子已经三个多月大了。正是这份执着的信念如同山间清泉,静静流淌,终汇成海,也锻造了张成建不屈的品格以及超强的同理心,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匠心相传,温度永在

传承,如同一曲悠扬的古调,穿越千年的尘埃,仍旧在岁月的长河中回响。

作为一名优秀的厨师,关注的不应该只有自身的技艺,还有食客的感受,唯有两者兼顾,方能做出深入人心的美味佳肴。张成建先生便是如此,他致力于让每位品尝自己菜品的食客,都能从味蕾的享受中获得幸福感,而非仅是饱腹感。于是张成建丝毫不曾放弃过学习,他一边学,一边悟。一有时间,他就在珠三角地区四处游历。

启程湘菜新征程,烹香制鲜传匠心

2011年,张成建自己出来开店,承包了生意惨淡的众泽湘菜店。那个时候,他和老婆为了节省成本,买菜、炒菜、洗菜、洗碗、招待客人都是张成建一人亲力亲为,楼面仅有他和他老婆两个人。即便前期生意惨淡,但张成建先生不曾放弃。岁月终会赠佳音,皇天不负有心人。渐渐地,门店从寥寥数人到门庭若市,但张成建先生并未止步于此,而后他又开了民泽湘菜、新人民公社。

2012年是张成建人生的又一转折点。因缘际会,他结识了合伙人周文锋,二人成立了大众消费的湘菜品牌——情湘御厨,张成建的创业之路也开始驶入了快车道。他们如今在广州增城区、东莞、山西、福建、广西、湖南等地都有开设门店。2014年,张成建先生在珠三角地区组织了志同道合的同行及兄弟,成立了“湘为善19兄弟”,他们在珠三角地区共有300多家店。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兄长们处处提携、帮助张成建,甚至推举年纪最小的他成“湘为善”的一哥。可以说,张成建在这个年纪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他也一直在用自身行动,推动湘菜事业的发展,“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湘菜技艺”。

张成建先生一直秉持着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团队创造价值”,但他又深知,要做到这一点,餐饮的出品一定要格外注重品质。首先必须是食材新鲜,且要有特色。如何烹饪出其本味,精湛的厨艺才是至关重要的。于是在2017年,他决定拜中国湘菜泰斗许菊云大师学艺,并得到真传。张成建先生也一直坚持师傅的教诲,做到技精于专、做于细,业成于勤、守于挚。

湘情牵引,情湘发展

现如今名利双收的张成建并没有因为久在名立场上而被利欲熏了心智,相反他决定退居幕后,让员工实现当家做主。张成建先生立志在他40岁时,可以培养100个老板、开100家店,成全更多的年轻人,带领大家走向富裕之路。正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一个厨师能做到今天,‘能吃亏’这三个字帮了大忙。”张成建先生仗义疏财,这些年,如果为亲朋好友吃过的亏能以物质来衡量的话,他至少亏了几百万,“为了情谊、为了朋友,不管多困难都值”。为此,他也时常做自己的心理导师,“做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求尽善尽美”“毕竟我还年轻,吃点亏没事”。

“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团队创造价值”。

正是这种信念的坚守,这么多年,张成建先生一直热心公益。2021年冬天,攸县当地一位农民种了几百吨萝卜,往年要销往西安,但由于疫情原因销路阻滞了,眼看着萝卜将烂在地里,还要支付肥料和人工费用。得知这个消息,张成建先生自掏腰包买了20吨萝卜,在自家门店前免费派送,发出消息后,200多人排队来领取。“虽然我出的力不是很大,但是通过我可能有更多的人看到,从而伸出援助之手,就可以帮助这位农民大哥解决难题,过个好年。”

启程湘菜新征程,烹香制鲜传匠心

“一个人有钱不一定能留名,但做有意义的事情,是能传承的可贵精神。”每年做十场以上的爱心公益活动,是他和他的公司一直在坚持的,即使遇到疫情,抑或在创业中遇到瓶颈,或者遭遇餐饮市场大洗牌,这份善意都不曾间断。六年前,他还在公司内创立了内部基金会,从每桌消费金额中提取1元放入基金池,用于帮助需要帮助的公司员工,并资助了大学生和一些希望小学。攸县洪灾、新冠疫情,他都慷慨解囊,门店每年也会请环卫工人聚餐。他每年花30万元用于爱心公益。

正是因为张成建先生“难得糊涂”的心性,他手下的员工也始终秉承“诚信做人,专业做事,创新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顾客至上,服务至上,质量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情湘御厨的企业文化打造得有声有色,他们定期举办厨艺大赛以及团建活动,这些都在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帮助、增进感情等方面大有裨益,同时这些活动也提升了团队协作精神、协作能力、业务能力以及强大的凝聚力。

2018年7月28日,中国企业家日报社中国企业家理事会,在情湘御厨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部,为该公司举行荣誉颁授仪式。仪式上,中国企业家日报社广东记者站站长陈琼泉和有关领导为“情湘御厨”颁发了“中国企业家理事会理事单位”、“中国品牌企业单位”、“中国诚信企业单位”、“中国优秀企业单位”荣誉牌匾;为董事长张成建颁发了“中国企业家理事会理事”、“中国诚信企业家”、“中国优秀企业家”荣誉证书。该公司从此正式成为中国企业家日报社中国企业家理事会理事单位,董事长张成建成为理事会理事。

经过多年的创业沉淀,如今张成建已是广东省湖南攸县商会会长、攸县政协委员,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企业家,广东省诚信企业家,中国餐饮文化大师,中国湘菜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湘菜大师。情湘御厨也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企业单位,中国诚信企业单位,中国优秀企业单位。

如今由于运营成本高、疫情、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叠加,一线城市餐饮越来越难做。善于把握市场商机的张成建在2021年选择在株洲攸县开设一家定位为“攸县首家商务宴请餐厅”的情湘御厨攸州宴,作为情湘御厨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直营店。“选择回湖南,最早是想给自己一个借口,可以常回家。”对于11岁就离开家乡谋生的张成建先生来说,离乡越久,思乡愈浓。同时,现阶段一线城市餐饮越来越难做。“回来才发现,县城比大城市的生意好做,大城市高手如云,市场饱和,回来后经营理念、市场思维、专业格局都自带优势,压力小了,优势大了。”

“爱折腾,不放弃,一条餐饮路就是一辈子”,这是对张成建先生最准确的形容了。时光不语,岁月如诗。在这份时光中沉淀的是张成建先生作为匠人的初心与坚守。到底是湘菜成就了张成建先生,还是张成建先生成就了湘菜?我认为这是一个双向救赎、双向奔赴的过程。湘菜遇到了张成建先生,在原本的生机之中迸发出更为熠熠生辉的光芒。而同样的,张成建先生遇到了湘菜,也更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正所谓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湘菜技艺“,在一阵阵湘菜的氤氲中,蕴藏的是一片沉甸甸的情。菜肴是有温度的,情意也是有温度的,张成建先生从一而终保有不灭的热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探索湘菜这一条路上渐行渐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相信,张成建先生在宣扬湘菜味道的这一份伟大事业中,将会如湘菜味道一般,散遍祖国大江南北,于华夏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中涌出无限荣光!

发布者:互联网搬运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diis.com.cn/gdiis/12539/

(2)
互联网搬运工的头像互联网搬运工
上一篇 2024年 7月 1日 下午2:35
下一篇 2024年 7月 9日 下午8:33

相关推荐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冬霞到深圳访企拓岗

    4月2日至4月4日,大湾区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冬霞、党委副书记陈鹏,党委委员、副校长袁驰一行9人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访企拓岗和校际交流活动,全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合作,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王冬霞书记一行奔波不停,在短短两天时间里,深入大湾区门户城市——深圳,先后到访多家龙头标杆企业考察调研,洽谈校企合作,为毕业生开拓更多优质…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在东莞召开

    3月15日,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2024)在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召开。 本次大会由广东科技学院、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大湾区产教联盟、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广东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大湾区产教融合研究院、东莞市社科名家陈标新数字经济工作室、AEIC学术交流中心共同承办,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

    2024年 3月 16日 综合资讯
  • 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会长陈标新走访天水高职院校

    4月26日,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会长、广东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标新率队走访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分别与两校就盟校合作举行交流座谈会。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俊,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安建平,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晓明等出席活动。 盟校交流座谈 与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座谈会现场 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座谈会现场…

    2023年 4月 27日 综合资讯
  • 东莞往事:工厂大嫂的灰色人生

    口述:朱建华(重庆涪陵人) 撰文:码字的小胖 我刚到东莞时,跑了一段时间销售。这份工作不包食宿,只有微薄的底薪,收入全靠提成。公司在长安镇,离锦厦不远,我在附近租了一个单间。这栋楼房,是普通民宅,房屋稍显破旧,好在采光不错,房租实惠。 租客们大多在附近工厂上班,一般都是情侣或夫妻同住,屋里一应事物齐全,布置得十分温馨。下班回来,进屋如同归家。 我整日早出晚归…

    2023年 1月 30日
  • 探访红色圣地,汲取奋进力量

    今天迎来了国培的第十四天,上午,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龙门南昆山脚下开展研学活动,这里有一家备受赞誉的温泉酒店——龙门南昆山云顶温泉酒店。该酒店山峦叠翠,泉水潺潺,是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绝佳之地。

    简篇-探访红色圣地,汲取奋进力量
    通过参观酒店,我们了解到该酒店与多所高校的合作,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实习生和毕业生,不仅为酒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也为酒店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除此之外,酒店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优势,与高校共同开展旅游服务与管理方面的课题研究,探索新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这些研究成果不但为酒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而且为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简篇-探访红色圣地,汲取奋进力量
    接着,下午我们来到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的低冚村,该村是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这里,历史的烽烟曾经弥漫,革命的烈火曾经燃烧,铸就了一段段不朽的红色传奇。走进低冚村,仿佛穿越回那段峥嵘岁月。聚和堂前的木棉树,挺拔而坚韧,每一棵都篆刻着一个姓氏,它们不仅是家族的象征,更是革命兄弟义气与团结的见证。这些木棉树,又称“英雄树”,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开基低冚的先人勇武奋进的精神,也似乎在展示着革命武装力量战胜归来的辉煌。

    简篇-探访红色圣地,汲取奋进力量
    沿着功臣之路前行,一路古木参天,蜿蜒曲折。这条路,不仅是低冚村开基之路的缩影,更是革命斗争史的生动写照。每一步都承载着先烈的足迹,每一块石头都铭记着英勇的故事。

    在低冚村,伏击战公园是一个重要的红色景点。这里,曾经打响了龙门伏击战的第一枪,是解放龙门战争中一场重要的战役。纪念碑和英雄作战雕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向世人讲述着当年战士们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的壮丽场景。每一次参观,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都是一次对革命先烈的深情缅怀。还参观了低冚村东山支革命展览馆等史实主题区。这些地方,不仅保存了丰富的红色文物,更传承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简篇-探访红色圣地,汲取奋进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开创未来。让低冚村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的薪火永远燃烧。愿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4年 5月 19日 综合资讯

联系我们

185786317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one@gdii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