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联合主办的“数智人才培养——跨境电商微证书课程体系专家咨询会”于2025年11月5日在南方科技大学举办。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主席、国务院原参事汤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创始主任、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秘书处秘书长、南方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铭,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专家、银河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杭州海关学会会长、杭州海关原关长、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原主席孙向阳,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联合国附属空间亚太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景贵飞,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兴华,APEC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健等专家以及来自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商协会、高校、企业的专家和行业代表,共同围绕跨境电商领域数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路径与课程体系建设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仲泽宇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代表中心欢迎与会专家、企业代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副主任毕小涵介绍了中心依托国际网络教育学院(IIOE)开展的全球高校教师数字化培训体系,并指出跨境电商将成为IIOE重点打造的行业课程方向之一。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仲泽宇表示,协会将依托中国产业与数字技术优势,推动以跨境电商为抓手的教育服务贸易国际化。面对全球AI技术竞争新格局,他强调需通过“跨境电商+AI”人才培养实现产业与教育协同出海。

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主席汤敏围绕全球跨境电商发展新趋势、跨境电商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国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三个问题进行讲述。他表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跨境电商的运营逻辑与人才需求,亟需构建“实战导向、校企协同、持续迭代”的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大湾区产教联盟理事长陈标新作了题为《跨境电商本科专业与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广东科技学院和大湾区产教联盟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绩和发展思路。广东科技学院是全国首批、广东省第一所开设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高校,并在2021-2025年间四次位列校友会中国应用型大学跨境电子商务类专业排名第一。报告中,陈标新详细汇报了广东科技学院打造的“三融进阶式”跨境电商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基于新工科理念的“五金两成果”跨境电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他介绍,广东科技学院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发起成立大湾区产教联盟、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行业、企业与院校资源,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开展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建设,取得了系列成果,培养了大批掌握数智技术与专业技能、具有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秘书长田国锋介绍了微证书课程体系。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合作,共同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项目基于协会在跨境电商领域已有的标准、教材及国际合作基础,旨在为高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从业者三类群体,分别定制领导力、教学转化与岗位实战课程。体系采用微证书认证,通过分层、分岗的能力框架设计课程,并依托全球大学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实战实训与创业孵化,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精通数字贸易规则、能对接中国生态的国际化跨境电商人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兼IIOE运营中心负责人薛峰以《跨境电商国际化和标准化课程体系落地试点及推行策略建议》做汇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提出跨境电商微证书课程体系的四步落地策略:国际标准化课程开发、依托全球国家中心进行本地化适配、推动政策标准植入所在国体系、并通过联盟化实现区域复制。计划未来6-9个月优先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埃及、尼日利亚五国开展试点,针对院校领导、教师及学生三类人群,构建“教育赋能-技能提升-就业促进”的全链路人才培养与国际互认路径。
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专家、银河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原主席孙向阳等与会专家围绕跨境电商三层能力结构的完善与优化、国际化和标准化跨境电商微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策略、微证书课程认证标准、课程共建模式与实施机制、国际化实施路径与国别落地策略等议题展开积极讨论。

会议期间,举行了“跨境电商微证书课程共建启动仪式”,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主席汤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创始主任李铭、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仲泽宇、银河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等专家共同上台开启跨境电商微证书课程,标志着多方合作正式启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创始主任李铭在总结中表示,项目将依托IIOE全球网络,联合国内外高校与企业,以“试点先行、模块推进、技术赋能”为路径,务实推动课程开发与落地实施。

此次会议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适用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服务贸易与数字经济“走出去”提供了创新范本。

与会期间,陈标新与参会专家就开发跨境电商课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建设产教融合平台等话题进行广泛交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ICHEI)(简称“创新中心”,英文简称UNESCO-ICHEI)成立于2016年6月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十个二类教育机构,总部位于中国深圳。该中心经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八届大会批准设立,这也是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高等教育二类机构。
中心的使命是依托深圳市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优势,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经验,满足当地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求,支持亚非发展中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中心的功能有知识生产、能力建设、技术支持以及信息共享。中心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教育研究,力争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智库,为全球高等教育创新思想与实践提供交流对话平台。
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治理下的主任负责制,由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和副主任负责管理中心的工作。创新中心同时设有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中心工作与战略规划提供专业建议。理事会主席由深圳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担任,吴以环、高自民、王立新、聂新平四位深圳市有关领导曾出任中心理事会主席。
发布者:互联网搬运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diis.com.cn/gdiis/1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