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大省集体出手,复工抢人谁急了?

沿海大省集体出手,复工抢人谁急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112290

春节刚过,各地迎来招工保生产的黄金期,新一年“抢人大战”提前启幕。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在内的多个沿海大省开启“抢人”模式,大手笔布局跨省招工、人才招聘,助力企业实现新年“开门红”。

节后抢人招工的“盛况”年年都有,今年尤其激烈。这背后不容忽视的“隐忧”,是伴随人口负增长而来的劳动力减少——仅过去一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21年减少666万人。

从百度迁徙的数据来看,今年春节用工大省实际返工情况如何?进一步梳理各个省份劳动力存量,谁的紧迫感更强?未来“招工难”的问题又将如何解决?

“抢人”

沿海大省集体出手,复工抢人谁急了?

图片来源:央视网

节后复工,东南沿海地区已在招工上“先人一步”。

1月24日(大年初三),4辆从广东中山南头出发的大巴车抵达广西梧州。大年初四一早,4辆专车“点对点”接回超过160名TCL空调员工返岗。这是今年春节广东全省最早的一班返岗专车。

1月26日(大年初五)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来自云南的238名返岗务工人员顺利抵榕,这也是2023年春节后福州市人社部门通过免费包机接回的首批重点企业返岗务工人员。

同日,江苏无锡市人社局的工作组飞往云南曲靖,与当地人社局共同组织了一场“点对点”的包机活动,次日(1月27日),来自云南曲靖的120名务工人员乘坐返岗包机顺利抵达无锡。

1月27日,在浙江宁波人社部门的组织下,当地11家重点外贸企业赶赴贵州跨省招工。1月28日,浙江省人社厅组织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等地赴四川广安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1000余个。

一些地方还对企业包车返岗复工、新招用初次就业员工等给予资金补贴。

例如,深圳明确,对2月5日前市外原在岗职工返岗达500人以上的企业(劳务派遣单位除外),按照每人2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返岗交通补助,每家企业最高40万元。

沿海地区扎堆“抢人”一部分原因是本身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占比较高,与此同时,过去几年,疫情以及服务业下行等因素,加速了农民工返乡回流,如今随着各地经济复苏,企业复工复产并迎来新一轮订单爆发期,用工需求也随之增加。

一个例子是春节前,宁波市人社局对全市重点工程、外贸企业等各领域3147家企业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结果显示预计返岗率超过80%,但对于不少在手订单多,准备增资扩产的企业来说,人手仍显紧张。

回流

抛开上述因素来看,沿海地区“抢人”其实也是个老话题。

2021年国家统计局曾对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面临的最大问题,该比例创下几年来新高。

一个趋势是,随着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中西部不少地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沿海的收入差距缩小,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返乡创业、就业。

安徽统计局曾在公布2021年度人口数据时表示,在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和死亡率上升的大背景下,人口的自然增长对常住人口增长的贡献持续减弱,人口流动对常住人口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人口普查时,安徽人口回流2万人,2021年增加到9.7万人,对常住人口增长贡献率由18%大幅上升为97%。

事实上,在过去一二十年时间里,人口回流现象持续存在,只不过人口回流规模远远小于人口流出规模,再加上,当时的人口回流更侧重于上了年纪的农村劳动人口从城市务工地回流,所以往往被忽视。

而现如今,越来越多在东部地区从事务工的流动人口返回本地,从事非农业的工作,这也是东南沿海提前布局,跨省招工的原因之一。

沿海大省集体出手,复工抢人谁急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778864

通过百度迁徙的数据,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地复工情况。

以正月初六也就是节后开工前一天的春运返程小高峰为例,2022年当天全国热门迁入地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四川、江苏、湖南、山东,2023年排名前五的省份则为广东、四川、江苏、湖南、河南。

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以10%以上的迁入人口规模继续稳居第一。但相比之下,排名靠前的迁入地中,中西部省份占比明显提升,东部沿海省份则有所下降。

沿海大省集体出手,复工抢人谁急了?

图片来源:百度迁徙截图

实际上,“招工难”问题已经不局限在从长三角、粤港澳等东部发达地区,而是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用工荒”开始与中西部挂钩,安徽、江西、四川、湖南、重庆等中西部省市一些企业普遍反映“招不到合适工人”,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2021年对中西部地区招工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陕西西安13.6%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湖南省长沙和湘潭实地调研的19家企业中,15家存在严重的招工难问题。类似今年这样的抢人大战,未来或将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其中。

存量

人口流动中的绝大多数是劳务输出原因下的劳动力流动。

从基本盘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62.0%,比上年减少666万人,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线看,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93389万人,占比70.07%;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87705万人,占比62.21%。粗略计算,十年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超过5600万人,占比下降超7个百分点。

具体到省份,各地劳动人口存量几何?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国有超过20个省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呈负增长。

沿海大省集体出手,复工抢人谁急了?

十年间,劳动年龄人口数减少最多的是黑龙江、河北、山东,均减少超过600万人;同期,天津、河北、辽宁、北京、吉林、山东等省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0个百分点。

在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下,即便外来人口流入较多的东部沿海用工大省,也逃不过劳动力总量及其占比下降的现实。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四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相比2010年分别下降5.53、8.96、5.89、9.4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比2021年提高0.11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随着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也将带来新一轮人才红利。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趋势下,未来人力成本还会继续上升,‘人海战术’的生产模式注定没有出路。”有业内人士指出,“招工难”是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只有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真正解决好这一难题。

发布者:互联网搬运工,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diis.com.cn/gdiis/4831/

(1)
互联网搬运工的头像互联网搬运工
上一篇 2023年 1月 31日 下午1:05
下一篇 2023年 1月 31日 下午1:08

相关推荐

  •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研究分会2024年首次理事长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4月11日,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研究分会(以下简称“分会”)2024年首次理事长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汤贞敏出席会议,分会理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副校长陈标新,以及分会全体副理事长、副秘书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分会秘书长柯登峰主持。

    2024年 4月 15日
  • 这个考试就要报名了!速来看!

    随着春节复工复产 不知不觉 距离2023年普通专升本考试正式报名 就剩一周的时间了 同学们是否已经选择好心仪的院校了呢 为了让报考的同学们更清晰地了解 广东科技学院 科科在此特地准备了 学校各方面的介绍 一起跟随科科的脚步来看看吧 01 根植沃土 一校两区 广东科技学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 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节点城市 ——东莞 这座城市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

    2023年 1月 30日 行业动态
  • 重磅!事关税收优惠!横琴公布!企业和个人都15%

    【重磅!事关税收优惠!横琴公布!】4月1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和紧缺人才清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公布,该政策明确3类人才将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对个人所得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 一是在某一领域或专业处于领先水平,作出突出贡献且得到社会认可的高端人才; ◆ 二是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合作区收入达到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端人才; …

    2023年 4月 11日
  • 大湾区产教联盟一行到兰州财经大学回访交流

    3月29日,大湾区产教联盟副秘书长管仲军、大湾区产教联盟办公室主任、广东科技学院校企合作办主任严子乔回访兰州财经大学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薛君主持交流座谈会。 薛君对大湾区产教联盟一行回访交流表示欢迎,对在“访企拓岗”工作中对学校的支持、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表示衷心感谢。本次回访是校企合作的再深入,对合作事项进行更加充分、明确的沟通交流。希望双方在产教…

    2023年 3月 30日
  • 2023年,我国职业教育抓哪几项重点工作?

    近日,教育部职成司陈子季司长谈到了具体措施。《职业教育法》全面修订,不但关照了各方利益诉求,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职教战线广大师生、院校和社会各界的意愿与关切,还充分反映了职业教育特色需要和现实需求,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夯实法治基础。 教育系统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我们要先学起来、先动起来,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

    2023年 2月 2日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185786317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one@gdii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