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首家!南京大学将开设这门课!

为了更好地满足各专业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学习的需求,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拓展应用,进而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2月27日,南京大学正式发布全国高校首家面向3700余名新生开设的“1+X+Y”三层次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总体方案。

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

建设方案

围绕南京大学本科育人目标课程建设目标,学校将建设“1+X+Y”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以1门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X门人工智能素养课+Y门各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为基础,从知识、能力、价值观与伦理三个维度开展教育教学;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在教学内容、师资团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推动变革;以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抓手,与科研机构、产业企业联合打造人工智能实践应用平台,创设各类实践应用场景;汇聚各类资源提供软硬件支持保障,以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素养、创新能力和智能时代终身学习的能力,争取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面向智能时代、具备人工智能素养,未来能够在重大领域有突破、赢得国际科技竞争主动权的大师级战略科学家。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满足一定条件,可以获得人工智能专业修读证书。

全国高校首家!南京大学将开设这门课!

全国高校首家!南京大学将开设这门课!

全国高校首家!南京大学将开设这门课!

全国高校首家!南京大学将开设这门课!

1门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

面向对象:

2024年起面向全体本科新生开课。

师资力量:

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欧洲科学院院士周志华等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领衔,汇聚海内外一流专家学者组成高水平教师团队。

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处的智能时代,对人工智能的学科发展、前世今生、基本概念、基础技术、典型应用场景、常见工具平台等有基本认识,能够从跨学科的视角思考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以及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课程组织形式:

实施“集体授课+小班主题研讨+实习实践+AI助教”的教学形式。

X门人工智能素养课

模块一

发挥南京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以及数学等学科优势,开设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基本思维、基本技能的基础课,帮助学生普遍掌握人工智能应用实践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

发挥南京大学文理综合性优势,开设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课,以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在前沿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数字人文、数字经济、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Y门各学科与人工智能

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

鼓励各专业开设若干门学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课。

邀请各学科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开展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基于“AI for Science”和“AI for Hass”的前沿科研成果,开设以“课程+项目”为主要形式的项目制课程。

学生直接进驻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头部企业等产业平台,亲身体验和参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面对未来智能化时代解决多学科领域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干事创业的创业家精神。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集聚校内外人工智能领域最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打造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实践应用项目和平台。

南京大学还将全面推动教育教学体系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配套建设高性能智能算力中心、高效的信息化传感设备和智能软件工具平台等硬件设施设备,同时完善师生考核评估机制、管理激励机制等制度保障,以构建更为完整的智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者:one,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diis.com.cn/one/11411/

(3)
one的头像one
上一篇 2024年 3月 3日 下午1:23
下一篇 2024年 3月 5日 下午3:16

相关推荐

  •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是产教融合共同体要做的五个新基建任务

    导读  7月25日,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吴岩副部长首次公开阐释其分管职业教育以来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据了解,这是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会上,吴岩副部长表示:共同体成立大会有两个意义非凡的“第一次”。 第一个“第一次…

    2023年 11月 4日
  • 五大智库齐聚东莞,研讨新经济与新质生产力

    广东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大湾区产教联盟执行会长陈标新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莅临广东科技学院。他介绍了广东科技学院积极推进“学术东莞”建设的情况。他表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作用,推进融合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024年 5月 13日 综合资讯
  • 国培: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探讨

    杜华英副教授首先从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性。她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中高职衔接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才能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接着,杜华英副教授深入探讨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她认为,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中能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二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024年 5月 9日
  • 一觉醒来学校没了!深圳佐治亚理工学院官宣停办

    这一决定是在天津大学及其附属机构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出口限制名单后做出的。

      佐治亚理工学院发言人表示,自天津大学被列入实体名单以来,佐治亚理工学院一直在评估自己在中国的立场。但到目前为止,天津大学仍在实体清单上,继续合作已不再可行。这一决定可能会对深圳学院的学生和教职工产生影响,但佐治亚理工学院承诺,目前在深圳学院就读的约300名学生仍有机会完成他们的学位要求。

    2024年 9月 24日 综合资讯
  • 东莞市社科联、广东科技学院举办发展数字经济助推人才强市建设学术研讨会

    11月29日,“发展数字经济助推人才强市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科技学院南城校区举行。 本次会议作为“2023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暨人才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由东莞市社科联和广东科技学院主办,东莞市社科名家陈标新数字经济工作室承办,东莞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15所知名院校、研究机构的专家…

    2023年 11月 30日 综合资讯

联系我们

185786317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one@gdii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