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第四届中南大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南博集团旗下高校广东科技学院松山湖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总会、东莞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会主办,广东科技学院承办,南博集团旗下单位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协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朱方伟,南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东风,南博集团董事长助理、广东博思云科教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广东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周二勇出席论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组成员吴汉东,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建银国际前总裁丰习来,中国国际商会东莞商会理事石慧,东莞仲裁委员会主任潘长河作主题演讲,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总会和大湾区及各地十余个地方校友会代表,学校领导及老师、学者专家、杰出校友,以及来自法律协会、仲裁机构、高校、企业等代表参加会议。

本次论坛以“法律与金融双轮驱动 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有开幕致辞、授牌及签约仪式、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环节。

朱方伟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在推进 “一年开局、三年成型” 的综合改革,亟需深化理论与实践融通,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产,呼吁40万校友以 “合伙人”“价值共同体” 身份深度参与学校建设。他期许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助力学校特色发展,让校友以中南大为荣,共同书写 “双一流” 建设的新篇章。

南博集团董事长助理周二勇代表南博集团致辞,向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凝聚了中南大精神,是每位校友前行的灯塔。南博集团作为中南大基因深植的企业,将以更加开放务实的姿态,助力母校与校友会的发展:一是整合校友资源,构建产学研协同的创新生态;二是强化教育与产业联动发展;三是凝聚校友智慧,共同书写服务国家战略的湾区新篇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张琦表示,希望广大校友积极参与学校学科战略规划,与学校携手在变革中锻造核心竞争力,共促发展。

在授牌仪式上,张琦副校长代表学校向东莞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会授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莞校友产学研中心”牌匾,向东莞仲裁委员会授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实践教育基地”牌匾。

在签约仪式环节,来自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地方校友会共同签署轮值机制协议。
论坛上,吴汉东、肖耿、丰习来、石慧、潘长河等作主题演讲,分享了各自在知识产权、产业发展、企业创新等方面的前瞻思考。
吴汉东的演讲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知识产权战略”,他指出,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刚需,建议实施“走出去、走上去、走进去”战略,即知识产权全球化竞争策略、产业化发展策略、一体化运营战略,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肖耿在题为“大湾区产业发展和资本市场新机遇”的演讲中指出,大湾区产业发展需要制度型开放,建议创立企业跨境双总部机制,以“双总部”衔接“双循环”,实现从“2选1”到“1+1>2”的新质生产力释放。
丰习来以“产能过剩时代的企业创新与变革”为题,深度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并从“坚持国内外双循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石慧作“原产地认定的不确定性风险与应对”主题演讲,他强调企业面对原产地认定的不确定性风险,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深入研究贸易协定和目标市场规则、寻求专业机构支持及充分利用预裁定制度。

潘长河以“高水平商事仲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了东莞仲裁委员会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成绩,他表示,东莞仲裁委致力于建设 “四好仲裁委”,通过高水平仲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论坛以“科研和金融两翼推动湾区融合发展”为题,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徐晟、汤臣倍健营养探索(珠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钢、北京大成(东莞)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九波、香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会执行会长张志宇、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部合伙人付细军、东莞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张晓枭等展开圆桌对话,从学界、产业界、法律界、金融界等不同视角,为更好推动湾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友工作与社会合作部部长、校友总会秘书长笪宁为论坛作闭幕总结,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发布者:博思云惠州,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diis.com.cn/7967/1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