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工程师学会赴深交流,共促产教融合协同创新

6月30日下午,惠州市城市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惠州市工程师学会秘书长侯柏林,惠州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站站长曹捷,惠州市工程师学会执行秘书长陈红梅、秘书郑玲一行赴深圳交流学习。深港智能制造共性平台技术负责人李广民,广东科然竞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梁承希、培训负责人谢桂玲等出席座谈会。双方围绕产业创新、技术协作及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合作共赢新路径。

惠州工程师学会赴深交流,共促产教融合协同创新

聚焦需求对接,共话合作潜力
座谈会上,侯柏林院长详细介绍了惠州市城市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科研方向,强调学院立足产业需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曹捷博士站站长则分享了惠州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站在科研转化、提出通过校企联动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设想。惠州市工程师学会执行秘书长陈红梅介绍了惠州市工程师学会在搭建产学研桥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目标与作用,并强调学会始终致力于整合学术资源与产业需求,助力企业技术升级。

惠州工程师学会赴深交流,共促产教融合协同创新

李广民展示了深港智能制造共性平台在工业大数据、智能算法及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方面的成果。广东科然竞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梁承希重点解读了企业在产业数字化升级中的技术应用场景,并提出与高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联合攻关关键技术的意向。谢桂玲则针对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优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优势互补,共筑协同发展新生态
双方一致认为,高校的理论研发优势与企业的市场实践能力具有天然互补性。通过深化合作,可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一方面,学院可依托企业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定向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借助高校科研力量突破技术瓶颈,加速智能化转型进程。此外,双方还计划在深港智能制造共性平台框架下,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及国际交流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惠州工程师学会赴深交流,共促产教融合协同创新

展望共赢,携手迈向智造未来
侯柏林院长表示,此次交流为校企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未来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领域实现深度联动。李广民技术负责人强调,科然竞公司将开放技术资源与应用场景,与惠州市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市工程师学会共同打造产学研协同示范标杆。

此次交流是惠州市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双区”建设的又一实践举措,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未来,双方将以此次会谈为契机,持续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为培养新时代工匠、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关于深港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

深港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位于宝安区福海街道美生云谷凌云谷,于2024年4月29日正式启用,是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的重要支撑平台,也是宝安西部唯一聚焦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围绕“一套服务+七大功能+三类资源+一个云平台”一体化的运营思路进行运营,建设包括:工业设计仿真(知识库)共享平台、面向工业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中试验证体系、面向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的中试验证体系、共建港校联合实验室。平台围绕高端装备、能源电子研发到产品制造阶段,以共性技术需求为出发点,联动深港高校科研成果,依托运营单位研发与工程生产性服务全周期支撑生态,目前一期建设已达成,未来将追加投入1000万元,补充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关键设备,完善“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链条, 努力打造成深港先进制造业示范平台。  

发布者:惠州市工程师学会,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diis.com.cn/hzie/14710/

(37)
惠州市工程师学会的头像惠州市工程师学会专栏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024年 10月 11日 上午9:2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85786317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one@gdii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